当地时间7月23日晚间,俄乌双方派出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三次直接会谈。双方按部就班地完成本次会谈的流程,但伊斯坦布尔第三季与前两季一样,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走过场”的味道甚浓。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4日表示,克里姆林宫方面本就未对俄乌第三轮会谈取得突破抱有期待。但他对双方在会谈中集中讨论的人道主义议题仍给予积极评价。
双方立场完全相反
此前关于俄乌第三轮会谈的时间只有大致消息,称会谈将在本周举行,但具体日期俄乌双方以及东道主土耳其方面各有说法。
直到23日,俄乌双方才正式宣布将在当天19时举行会谈,俄罗斯代表团更是在当地时间17时左右才抵达伊斯坦布尔。俄方代表团仍由总统助理梅金斯基率领,乌克兰方面虽然也仍是乌梅罗夫率领,但由于乌克兰政府人事调整,他的职务由此前的国防部长,改为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此外,公布的视频显示,此次乌方代表团中,穿军装的成员较前两次明显减少。
在正式宣布会谈日期前,俄乌双方对此次会谈的表态明显不同。俄罗斯方面,佩斯科夫22日、23日连续表态,本次会谈双方将主要讨论已经交换的备忘录文本,但彼此立场和文本内容完全相反,因此会谈难度将很大。相较而言,有美国同意恢复武器援助和欧洲新一轮对俄制裁加持的乌克兰则要高调许多,总统泽连斯基在会谈前表示,双方将在会谈中达成和解。
会谈内容各说各话宏盈国际
会谈正式开始前,俄乌两国代表团的团长首先进行了单独会晤,之后才是在土耳其方面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正式会谈,但正式会谈只持续了约1小时即告结束。梅金斯基和乌梅罗夫随后都对媒体发布了声明。
从双方声明的内容看,彼此分歧依然大于共识。俄罗斯方面提出,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建议成立三个专门工作组,分别就政治、人道主义和军事问题进行线上沟通,但乌方对此未予明确回应。乌克兰方面提出,两国领导人应在8月底前实现会晤,也遭到了俄方的反对。俄罗斯方面认为,双方领导人会面的时机尚未成熟,领导人会面应是为和解协议“画上句号”,因此在元首会晤前必须就和解协议的细节达成一致。
至于外界关心的停火事宜,俄乌双方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俄罗斯方面提议沿当前双方接触线实现24小时或48小时的临时休战,以便救治伤员并收集阵亡人员遗体。此前,俄罗斯方面也曾利用节日等机会提出进行临时休战,但从实际效果看,执行并不理想。乌方则继续表示本国随时准备停火,同时谴责俄罗斯在停火问题上持有“非建设性观点”。
成果还是交换战俘
双方基于人道主义继续进行被俘人员和阵亡人员遗体交换,是本次会谈中为数不多的共识性成果之一。俄方提议,双方各自再交换约1200人规模的被俘人员。此外,俄罗斯还将再向乌方移交3000具乌方阵亡人员遗体。就在会谈举行的同时,双方又完成了一次被俘人员交换。据俄罗斯国防部消息,被释放的俄方被俘人员目前在白俄罗斯境内接受必要的心理和医疗援助。
尽管在这一领域有所共识,但两国围绕交换人员的构成、失踪儿童名单等技术性细节,同样存在较大争议。比如俄罗斯方面提出要将交换人员从被俘军人扩大到被扣押记者、政治人物等,乌方暂未同意这一提议。
据俄罗斯媒体17日报道,接近俄乌谈判俄方代表团的消息人士透露,自当天起,俄方将向乌方移交共计3000具乌军士兵遗体。
俄乌战场僵局依旧
谈判桌上僵局难破,俄乌战场的形势短期内似乎也很难出现决定性变化。乌方目前在战场上承受俄方的攻势压力,23日谈判当天,俄罗斯国防部发文称,俄军控制了乌克兰苏梅州村镇瓦拉奇诺。24日,俄军摧毁了乌军装甲战车等武器装备,打击了乌军无人机装配车间、远程无人机控制点以及乌军和外国雇佣兵临时部署点等目标。俄军防空系统还击落256架固定翼无人机。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24日称,当天前线地区共发生72次战斗。乌军袭击了俄军人员、武器和军事装备集中区、摧毁了俄军坦克、无人机等武器装备。俄军当天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乌军阵地发起26次进攻,其中有5次战斗仍在继续。
面对俄军攻势,乌方一面在前线抵抗,一面继续打击俄后方高价值目标。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行政长官康德拉季耶夫24日说,23日夜间至24日清晨,该州索契市,一架被击落的无人机残骸坠落时造成两名女性受伤,两人因伤势过重死亡。另有11人在袭击中受伤宏盈国际,其中4人入院治疗。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