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高层最近几年动作频频,特别是针对太平洋地区的布局,让人觉得他们是真在憋大招。 莉萨·弗兰凯蒂这个人,作为海军作战部长,2024年9月抛出的那个导航计划,直接就把矛头对准了中国,说是要在2027年前把海军整顿好,随时准备打仗。 她基于情报评估,认为中国军队在那一年可能达到某种关键节点,所以美国海军得加紧脚步 先说说弗兰凯蒂的来头。她1964年出生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大学念的是西北大学的新闻专业,1985年通过海军预备役军官训练团进了海军。起步就是表面作战军官,一步步从驱逐舰、护卫舰干起,负责导航和作战协调。 1990年代她在波斯湾和地中海巡逻,指挥过小型舰艇。2000年后升到舰长,带过驱逐舰编队,参与联合演习。2010年代当上舰队副司令,管太平洋事务,后来2022年当海军副作战部长,2023年11月正式上位作战部长,还进了参谋长联席会议。她的履历挺扎实,指挥过第六舰队、航母打击群啥的,但也赶上海军招兵难、船老化这些棘手问题。
这个导航计划叫“美国作战海军导航计划”,2024年9月18日在纽波特海军战争学院发布。弗兰凯蒂强调,海军得从红海和黑海的实战经验吸取教训,准备好应对2027年的潜在冲突,特别是中国军队的动态。 她把中国列为首要挑战,说中国海军扩张快,工业产能强,美国得赶紧补短板。计划的核心是两个战略目标:短期内提升战备,长期保持优势。短期就是到2027年,让海军80%的力量随时能出动打仗。 七大目标挺务实。第一,减少舰艇维护延误,现在表面舰队维护落后2700多天,她要优化船坞调度,把这个数字压下来。第二,改善基础设施,比如修码头、跑道、燃料站,这些东西老旧了,影响效率。 第三,提高舰艇出动率,增加巡航次数,让船多在海上转悠。第四,扩充士兵人数,目标是到2027年活跃和预备役满员率100%,部署单位95%。海军招兵一直是个痛点,她想通过改善生活条件来吸引人,比如取消强制住船,投资住房。 第五,加强无人机和自主系统集成,计划到2027年让这些东西常规化使用,参考乌克兰在黑海用无人艇打俄罗斯的例子。第六,优化指挥中心,从太平洋舰队开始评估,确保全舰队指挥系统达标。第七,推进其他战备改进,包括处理内部管理问题,确保公平分配任务。
这些目标听着简单,做起来难。美国海军现在有11艘航母,但能动的也就5到6艘,分散在全球。计划提到要集结80%以上的力量到印太地区,这意味着得从其他地方抽调。 弗兰凯蒂还推动“复制者”倡议,用低成本无人系统扰乱潜在入侵,比如在台湾海峡制造“地狱景观”。但预算平平,舰队规模停在298艘左右,到2027年可能降到280艘,这让她得在有限资源里抠出效率。 说到预估损失两艘航母,这不是弗兰凯蒂自己说的,而是从过去几年智库的兵棋推演里来的。像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这些机构,从2023年起搞了多次模拟,设定场景是2026年台湾周边冲突。 美国海军集结航母战斗群推进南海伍祥配资,遭遇导弹饱和攻击,结果显示可能损失两个航母战斗群,外加数千士兵伤亡。这些推演假设中国只用南部战区资源,其他不介入,但现实中中国全域响应能力强,美国智库可能低估了风险。 弗兰凯蒂的计划整合了这些数据,强调要调整部署,避免资产过度集中。她还推动撤离部分海外基地部队,比如琉球的陆战队,降低暴露度。
美国海军面临去工业化问题,船厂延误严重,未来三年难凑更多舰艇。弗兰凯蒂向国会要钱,强调军费增长受限,得靠优化现有库存打仗。这计划不光是备战,还带点威慑意味,给日韩盟友打气,顺便敲国会竹杠,一箭三雕。 智库分析说,如果冲突真爆发,美国损失两个航母群算“值”,因为全球海上霸权能稳住,还能侧面包抄俄罗斯。但这纯属纸上谈兵,美国在印太能同时出动的大概就两个航母群,超过这个就惨胜都难。 弗兰凯蒂上台后,海军内部问题没少。她2024年6月查出早期乳腺癌,7月手术,9月开始维护治疗,期间把职权暂交给副手詹姆斯·基尔比。 但她很快就回来,继续推计划。2024年12月,她拿了伟大美国爱国者奖,表彰她的领导。但海军招募不足、基础设施老化这些老毛病还在。她主持会议,审阅无人系统开发,推动联合演习,提升威慑力。 转折来得突然。2025年2月21日,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解除她的职务,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也被替换。她当天离开岗位,结束海军生涯,4月正式退休。国防部没给明确解释,但报道说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高层清洗的一部分,针对情报和军事领导。 弗兰凯蒂是第一个女性海军作战部长,她的离职让四星上将里没了女性身影。海军从那天起没了确认的作战部长,副手詹姆斯·基尔比暂代,直到2025年8月25日,斯蒂芬·考德尔上任。
这个事件反映美国军政关系紧张。弗兰凯蒂的计划虽设定2027目标,但执行中预算限制和船厂延误拖后腿。推演显示损失可观,但忽略中国全域响应,低估风险。海军调整通过无人系统和联合演习,但高层变动打乱节奏。 2025年8月22日,赫格塞斯又解职了国防情报局局长杰弗里·克鲁斯、海军预备役司令南希·拉科尔和海军特战司令米尔顿·桑兹三人,理由不明。这波清洗针对情报、预备役和特种部队,像是重置指挥链。 美国海军的2027备战宣言,源于对中国军队现代化的评估。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已超美国,工业产能支持快速扩张。美国得靠盟友和科技补位,但内部问题多,招兵难、维护滞后。 弗兰凯蒂的计划想在平预算下提升战备,但现实是舰队规模缩水,技术成熟需时。智库推演预估损失两个航母群,提醒冲突代价高,美国承受力有限。这不光是军事事,还牵扯经济和外交。美国一边叫嚣,一边撤部队,显示谨慎。最终,备战成败取决于执行,而高层频繁换人添不确定性。
想想看,美国海军全球部署,印太是重点,但资源分散。2027年节点基于情报,说中国军队那时准备好某种行动,但中国否认。美国用这当借口加速军备,实际是为国会要钱。海军强调联合作战生态,与陆军、空军协作,但协调难。 无人系统是亮点,低成本高杀伤,但整合需时间。弗兰凯蒂离职后,计划方向或变,新部长考德尔上任时国会听证,承认招募标准降低,引发争议。这反映海军困境,历史低招募率逼他们妥协。 美国海军像个大公司,CEO换来换去,战略喊得响,但基层执行累。 美国有11艘航母,但维护和部署限制实际可用。中国海军在家门口作战,补给短,导弹覆盖广。美国远征,风险大。智库说损失两个航母群后,美国还能稳霸权,但伤亡数万,社会承受吗?战争不是游戏,收益得超代价。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