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第二辑11卷,第三辑3卷)》和闵行地情风物专集20多卷。史海钩沉智策管家,“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七宝老镇徐家弄,有3个出身于徽商家族的黄氏姐弟,看重的并非祖传家业,而是民族兴亡。他们勇于投身革命,活跃在青东地区和浦南地区,留下了红色传奇故事。
姐姐黄竞之(1916—1999),原名黄勤志,1916年出生于七宝大北街“黄同兴”商号家族。1929年于七宝明强小学毕业,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被录取于松江七县公立女子师范学校,1932年毕业后回到明强小学任教,年仅16岁。弟弟黄自能(后改名肖望)(1919—2008),松江师范毕业后担任乡村教师。妹妹黄萍之(原名黄维琴)也就读于七县女子师范学校,只比姐姐低一个年级,毕业后在沈家巷小学任教。
七宝“黄同兴”宅院
在明强小学入党
在明强小学,黄竞之开始接触进步书刊,如胡愈之翻译的《莫斯科印象记》《红旗》《新生活》等,萌生了跟着党组织干革命的想法,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式接到第一个任务:是收藏和转发组织的外地来信,并在七县女师同学和同乡中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她刚开始不清楚寄来的文件是什么,收到的都是些《弥陀经》之类的佛经,而且都是一张张泛白、乍看没有任何笔迹的白纸。后来才明白,从反面拆开文件,将用水稀释过的碘酒棉花轻轻划过白纸,立刻就能呈现出一行行整齐的文字,拆开以后还可以再装订起来。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她常常把党的文件藏在泥菩萨的肚子里。
1932年秋,七宝地区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在明强小学正式成立,由姜文奎担任书记,时有党员3人,属中共松(江)金(山)县委领导。经姜文奎推荐,黄竞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春,姜文奎赴青浦观音堂开展重建农民协会工作时,不慎暴露身份,即奉命撤离七宝,转移到上海城区工作。随之,黄竞之调离明强小学,先后任民良国民初级小学(后改名沈家巷小学)和大寅村小学校长。
1936年7月,黄竞之配合王东明(时任中共七宝党支部书记)组织七宝及周边地区10多所小学的校长联合行动,写信给青浦县当局,要求增加教育经费和教师薪金,还在乡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转战在和尚泾
1937年11月智策管家,抗战全面爆发,七宝地区沦陷后,明强小学坚持复课。黄竞之与弟弟黄自能、妹妹黄萍之等,在青东各区联合办事处教育股领导下,推进抗日救亡教育,建立少年先锋队组织。1939年4月,黄自能在家乡参加淞沪人民抗日自卫队。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到青浦县观音堂农村党支部任宣传委员。
1939年秋,黄竞之和黄萍之以农村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奉中共青浦工委的派遣奔赴青浦和尚泾(今青浦区赵巷镇方夏村刘夏路附近)一带开辟工作。
1940年年初,黄竞之、粱鉴民等创立了“和尚泾地下党支部”,黄竞之任支部书记。在青东工委的领导下,和尚泾党支部创办青年读书班、搜集接送情报、掩护抗日志士、惩办汉奸恶霸、进行抗税抗粮斗争,从而在当地发展了多名中共党员。他们拉起了一支抗日武装。黄竞之还亲自用竹篮子运送短枪,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把武器藏在关系户的柜台下。
1940年开春,黄萍之转到明强小学执教。10月,她加入共产党,后奉命调往江苏兴化地区。4月14日至27日,侵华日军、汪伪军在青东地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历时13天。黄自能与几十个青年农民一起被伪军围住。危急之时,一位姓康的大娘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认领”了黄自能:“他是我外甥!”,花钱将他赎回。大敌当前,淞沪游击纵队三支队化整为零,地下党员奉命急速转移。
侵华日军拍摄的冲到虹桥机场附近的历史场面
在浦南开新局
1940年10月,中共淞沪中心县委书记顾德欢(青浦人)指派黄竞之移到浦南地区。黄自能回到七宝明强小学执教,开展党建工作。1940年秋,中共莘七区委成立,任书记。
黄竞之先到金山干巷,找到了“七县女子师范学校”同学阮品均(时任干巷镇小学教师),并一起找熟悉的有志青年和女师同学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后来,黄自能奉命也来到浦南,姐弟俩再次并肩战斗。
1941年,在外参加“江抗”的蒋梯云回到家乡叶榭堰泾村,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1日晚,在蒋梯云家的密室内正式为其举行了入党仪式,同时宣布成立中共浦南工委,机关联络点就设在蒋梯云家。由随同中共路南特委书记顾德欢一起来的罗亦明(化名严克)和黄竞之、黄自能3人为工委委员,罗亦明任书记,黄竞之分工组织,黄自能负责宣传及统战工作,领导松江南部地区以及金山和奉贤西部的地下工作。
不久,顾德欢书记指派黄竞之、黄自能前往叶榭私立浦南中学,开展社会调查。黄竞之在翻阅妹妹黄雅琴的同学通讯录时,发现有个汤英住在浦南地区,便冒用黄雅琴的名字,找到汤英安顿下来。她身边带了两本书,一本是《今日的苏联》,另一本是《皖南事变》。当年冬季,中共浦南工作委员会成立,黄自能任书记,黄竞之负责松江县工作。黄竞之介绍阮品钧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浦南地区被发展的第一位共产党员。她弟弟阮志坚以教师身份在叶榭一所学校隐蔽下来,担任交通员。浦南工委以叶榭为活动基地,在奉贤西部、松江南部和金山地区开展工作。
1941年12月,黄自能化名王思恒,任中共路南特委指派特派员,到浦东新场镇从事地下工作,公开身份是伪政府的税务管理员。1944年11月,因身份暴露,离开新场返回七宝。1945年5月,黄自能调回七宝地区,担任中共泗宝区委书记、区长和中队指导员。抗战胜利后,他随新四军浙东纵队撤到山东省解放区。
1946年至1949年夏,黄竞之以浦南特派员的身份奔走各地。1948年8月,中共淞沪工委为推动浦南地区的工作,由黄竞之出面联系,在奉贤南桥镇中街(今人民中路)租了1间门面楼房,开设上海元泰车料行分行,作为淞沪工委机关的秘密联络点。
上海解放后,黄竞之曾任同济大学学生科科长、杨浦区副区长。1959至1969年,黄竞之在上海市培进中学(今上海戏剧学院附中)任校长。黄竞之1983年离休。黄自能(肖望)1993年离休。
黄竞之(左坐者)、肖望(中立者)姐弟与家人合影
作者:张乃清
编辑:黄圣源(实习)
初审:陈怡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